晌的拼音:shǎng。
晌的组词:晌觉 歇晌 后晌 过晌 晌饭 头晌 傍晌 晌晴 晩晌 贪晌 早晌。
部首日部、部外笔画6画、总笔画10画。
五笔JTMK、仓颉AHBR、郑码KNJ、四角67020。
结构左右、电码2517、区位4146、统一码664C。
笔顺丨フ一一ノ丨フ丨フ一。
正午或午时前后 [midday;noon]。
如:晌午大错(正午已过去很久);晌午歪(正午之后,约一两点钟之间);晌午饭;晌睡(午睡);近晌。
1、**内的一段时间,一会儿:工作了半晌。
2、正午或正午前后:晌午。
3、古同“垧”,计算地亩的单位。
相关组词:
后半晌[hòu bàn shǎng]
〈方〉∶午后;下午。
前晌[qián shǎng]
上午。
歇晌[xiē shǎng]
在晌午时休息,多在午饭后。
后晌[hòu shǎng]
下午。[hòu shang]
晚上:~饭。
前半晌[qián bàn shǎng]
〈方〉∶午前;上午。
晩晌[wǎn shǎng]
晚上。
贪晌[tān shǎng]
贪晌,汉语词汇,地方方言,俗语。
一后晌[yī hòu shǎng]
方言。
早晌[zǎo shǎng]
早上;上午。
晚晌[wǎn shǎng]
晚上。
片晌[piàn shǎng]
片刻。
时晌[shí shǎng]
时间,时刻。
下晌[xià shǎng]
下午。
一晌[yī shǎng]
指短时间。
晌的拼音和组词以及部首介绍如下:
拼 音 shǎng。
部 首 日。
相关组词
半晌 前晌 晌午 晌觉 后晌 歇晌 过晌 晌饭 头晌 傍晌 晌晴 晩晌 贪晌 早晌。
晌的相关造句如下:
一、正是六月初四时节,天气未及晌午,一轮红日当天,没半点云彩,其实十分大热。四下里无半点云彩,其实那热不可当。
二、在这夏日的晌午,镜子般的水面,反射着银色的光。
三、晌午,烈日当空,云彩汇聚在一起,形成栩栩如生的图案,有的像花甲老人头上的白发,有的像入口即化使人心旷神怡的棉花糖,有的像怒不可遏,威震四方的老虎,奇妙的事物比比皆是,把天空装饰得摄人心魄。
四、这时正是晌午,太阳像一团火,晒在河面上,连流动着的河水,都给晒得热气蒸人。
五、冷,天气依旧是那么冷。但阳光毕竟是和煦的。
晌午,太阳朗照着大地。金色的阳光,洒浇在旷野和屋顶上,洒落在人们的肩膀上和脊背上。一股热乎乎的暖流在周身洋溢,头昏昏然的,骨头软软的,多么舒坦,多么惬意。
六、在这夏日的晌午,镜子般的水面反射着强烈的阳光,岸边的绿柳和白杨,给河面投出凉凉的阴影。
七、晌午时分,沙漠上阵阵的热浪扑面而来。
八、夏日的晌午,像极苏茜黄的热情,诱惑着这如痴如醉的大地,还混和阵阵蝉声的伴奏。
九、走了一上午的山路,还没到晌午,我们的肚子已经饿扁了。
十、晌午的时候,鹿群都聚拢在河边喝水。
1.?shǎng。 2.基本字义:**内的一段时间,一会儿。
3.也表示正午或正午前后。
4.书写顺序: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。 5.常用词组:时晌、晌觉、早晌、前晌、片晌、晌晴、傍晌、老大晌、半头晌。 6.汉字,又称中文、**字,别称方块字,是汉语的记录符号,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。 7.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,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。
8.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,象形变为象征,复杂变为简单。 9.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、表意到形声。 10.除极个别汉字外(如瓩、兛、兣、呎、嗧等),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。
11.需要注意的是,日本、朝鲜半岛、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,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。 12.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,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。 13.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、金文、大篆(籀文)、小篆,至隶书、草书、楷书、行书等演变而来。
14.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,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。 15.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,西周时演变成籀文,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,至汉魏隶书盛行,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。